降准又降息!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央行降准降息的影响 一、宏观
经济层面
稳定经济增长
通过释放长期流动性(如本次降准0.5%释放1万亿元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LPR预计下行0.1%-0.25%),刺激投资和消费,对冲内需不足与外部经济压力。尤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双降,缓解经营压力并稳定就业。
促进结构优化
定向工具(如5000亿元消费养老再贷款、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
产业等领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强化中长期增长动能。
二、金融市场影响
股市短期提振
利好板块:券商、银行(受益于流动性增加)、地产链(房贷利率下调刺激需求)、消费(政策定向支持)及高负债行业(融资成本降低)。
历史规律:降准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概率超70%,但需警惕高开低走风险,因市场可能提前消化预期。
债市波动分化
短期利率下行推动债券价格上涨,但长期需警惕通胀预期和政策转向风险。
结构性工具降息(如科技创新再贷款)对债市偏中性,因资金更倾向流入实体而非债市。
汇率与流动性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如降息后回升至7.2水平),但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工具维持市场平衡。
三、企业与个人影响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或跌破3%,审批速度加快;大型企业通过MLF等工具降低中长期融资成本。
居民端变化
房贷压力减轻: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2.6%,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为例,月供减少约138元。
储蓄收益缩水:存款利率可能进入“1时代”,推动资金转向理财、股市或消费。
消费刺激:可支配收入增加(月供减少)叠加低利率环境,可能释放购房、购车等需求。
四、房地产市场提振
购房成本下降
首套房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首付比例降低,刺激刚需和改善型需求。
行业回暖预期
地产股短期领涨(如天保基建等多股涨停),但需关注政策效果滞后性及区域分化(核心城市更抗风险)。
五、潜在风险与争议
资产泡沫与通胀压力
大规模流动性释放可能推高股市、楼市价格,需警惕金融空转和局部过热。
政策效果受限
若居民消费意愿低迷或企业信心不足,需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此外,全球经济波动(如美联储政策)可能削弱国内政策效果。
市场预期分化
部分投资者担忧政策效果边际递减,或出现“利好出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