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经济是一个以数据资源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驱动、以跨界融合为特征、以平台经济为重要形态的新经济形态,它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
经济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由学者唐·泰普斯科特在1996年出版的《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一书中提出,并开始受到关注。
随后,不同学者和组织对数字经济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学者金范秀将其定义为商品和服务以信息化形式进行交易的经济形态;而二十国集团(G20)在杭州峰会上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
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联合国在《数字经济报告2019》中则强调数字经济是商业模式完全或主要依赖数字技术、数字商品或数字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平台经济、移动支付、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
我国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特点 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核心资源,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创新能力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经济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跨界融合:数字经济打破传统
产业边界,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平台经济崛起: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效应显著:数字经济的网络效应使得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赢者通吃现象普遍。
效率提升: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经济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
数字经济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