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转变为留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日,怀化市鹤城区长泥坡村的理发师李晓华以其精湛的理发技艺和幽默个性,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红,被誉为“发型师晓华”,短时间内赢得了16.8万粉丝的热情关注。点赞数更是飙升至550万,这一网络热潮也吸引了全国媒体与游客的争相涌入。为了应对这股热潮,当地部门和志愿者协会迅速行动,提供全面的服务,让李晓华及其店铺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点。她的成功也展示了网络力量的巨大影响力。

面对“泼天的流量”,如何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留量”?当地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迅速作出调整,如增设休息区、特产及非遗展示区,安排大巴接送游客到周边景点旅游。还在提升软实力上下功夫,确保游客能够拥有安全、舒适的体验。如免费提供矿泉水、安排专人维护秩序;针对很多外地来的网友找“发型师晓华“理发排不上队的情况,怀化市鹤城区美发美容行业协会搭建了义剪展台,免费为游客和市民理发,满足大家“剪美美的头发,游美美的怀化”的愿望,减轻“发型师晓华”的理发压力;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中医护士们来到长泥坡村一起火热“开摊”圈粉,免费给游客体验中医按摩、刮痧、火龙罐等“热门”中医项目;不少爱心商家,将怀化特色的火锅、血粑鸭等美食,拿到现场免费给网友品尝等等。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如何维持当地旅游热度是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网红地不应只着眼于短期利益,而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要因势利导,探索“网红热+文化热”的文旅模式,加快丰富文化内涵,形成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俗等资源融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培育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力量,加强线上宣传与营销,吸引更多游客。

总之,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只有将自然美景、文化底蕴与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