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部门创新服务模式,新驾驶证自助办理仅需十分钟 近日,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范湖社区居民赵莹的便捷经历,成为湖北公安服务升级的生动注脚。她在家门口的无人车管所,仅用傍晚散步的时间,便完成了自助体检并提交了审核,令人惊喜的是,十分钟后新驾驶证便已打印完毕。赵莹对公安部门推出的这一贴心举措,从心底表示了赞扬。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打造上,湖北各地公安机关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不仅找准了服务保障的定位,更聚焦了企业群众的实际需求。如,湖北推出无人值守AI警局、高频户籍业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等措施,这些都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其中,利用无人机进行远距离处置交通事故是湖北公安的又一创新之举。一旦事故发生,3分钟内无人机即可到达现场,15分钟内便能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处置。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也确保了事故现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随着数字孪生智能警务系统的引入,湖北公安机关结合无人机巡查、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平台和智慧交通等安保工具,实时了解一线动态,及时调整力量部署。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公安机关在态势感知、预警预测、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也确保了近千场大型活动的绝对安全。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湖北公安机关联合优势院企,共建“北斗+”时空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该中心在场景应用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也针对电诈高发类案件,搭建研判模型,协助基层抓获涉电诈嫌疑人3000多名。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数公基)的建设,更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湖北省公安厅牵头,联合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全省数公基建设。通过城市信息数字模型,对水域、地貌、建筑物等进行统一编码,为各类管理对象赋予数字“身份证”,这一举措集成了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的信息,实现了万物赋码支撑万物标识互联。 数公基在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武汉将其用于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导航、产业分析等方面;宜昌则通过二维码门牌链接250多项政务服务,使群众办事更快捷、更高效;襄阳市教育局则通过数公基基础地图和实有人口信息,自动比对认定学生居住地,科学划定学校招生范围,有效提升了新生入学准确率。 湖北省公安厅还以研发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为载体,建设基于“5G+北斗+鸿蒙系统”的安全自主警务应用新生态。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为公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公安力量。 总之,湖北公安机关在服务企业群众、提升治理能力、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湖北公安将继续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