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稻丰收:优质稻种驱动农民财源广进

  近日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几位云南客商积极寻找“龙庆稻8号”优质水稻的来源。据了解,这款小粒香稻米深受市场欢迎,因具备强大的分蘖能力和优秀的膨胀性,煮熟后米饭饱满、香气诱人,口感极佳。今年,该品种在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90余万亩。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所长郭中原向客商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信息,以满足他们采购优质水稻的需求。

  与此同时,“龙庆稻32号”作为中长粒香品种,抗倒高产,今年推广面积达到40多万亩。新审定的“龙庆稻118号”是中长粒品种,香气浓郁、分蘖能力更强,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是什么让一粒粒“稻种”变成致富的“金种”?在国家级制种大县庆安县这片寒地黑土,黑龙江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深耕细作,潜心科研。他们在每年的七八月进行杂交组合,9月末收获种子。经过在南繁基地的两季种植,春季回到黑龙江播种,直至获得性状稳定的稻种,方能送去参加三大实验。今年,研究所在黑龙江省的种子推广面积已突破240万亩大关。

  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拥有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的十大水稻品种实验点之一,每年都在实验地进行严格的三大实验,即评比实验、区域实验和生产实验。只有那些抗病、耐冷、抗倒伏且高产的品种才能通过,最终经审定后投入生产销售。

  平安镇和平村的农民冯福生便是优质稻种的受益者。“去年我种植的是‘龙庆稻32号’,每亩地产量1300余斤。今年,我又种了‘金穗源31号’,每亩地产量达到了1400多斤。”冯福生的喜悦溢于言表。

  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基于寒地水稻的需求,选择来自北方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优质水稻品种。研究所今年的制种面积达5.2万余亩,淘汰田检不合格的稻谷后,一个秋收季可收获稻种1500万斤左右。截至目前,研究所已培育出76个自有品种,并逐年保存。这些宝贵的种子资源犹如一座宝库,让更多的优质水稻品种走向市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岳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