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持续壮大,规模不断拓展

  截至2023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总数约为8.9万家,较去年增长约2.9%。全年市场稳定增长,新模式新业态频现,优化了服务供给结构与行业环境。这一发展态势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是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了解到的信息。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营收规模稳中有升。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约2850亿元,同比增长约5.6%。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促进就业效果正不断显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约98.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为34396人,同比增长9.7%。2023年,有41.4%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招收了新入职人员,15.8%的机构录用了应届毕业生。

   此外,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对专利转化也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提供专利产业化相关服务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比例显著提升,达35.8%,较上年提升5.6个百分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需求端看,创新主体对专利产业化相关服务的需求明显提升,在知识产权运营、信息、法律和咨询等服务领域均有体现。从供给端看,服务机构通过专利价值评估、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市场布局与品牌推广等多维度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记者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