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推动科创成果转化,累计超5亿元助力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日,中交三航局港湾院圆满完成了30台三峡青洲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灌浆施工任务,此项工程中使用了该院自主研发的优固特高强灌浆材料,并在40米至50米水深的海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此举标志着优固特品牌海上风电灌浆料销量已突破6万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规模超过5亿元,市场占有率超过60%。

  据悉,自中交三航局实施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起,研发团队始终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依托海上风电新兴市场,完成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占领国内市场,材料迭代升级,将科研成果从“书架”推向“货架”。

  2016年,中交三航局港湾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公司,专门研究海上风电灌浆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开发的水深和离岸距离加大,团队继续研发适用于40米-70米水深条件下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结构导管架的灌浆料,系列灌浆产品成果转化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多年来,中交三航局坚持以核心技术优势突破关键核心难题,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大研发平台、三大试验基地,完成风电相关科研项目共计80余项,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能源行业定额标准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0项,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全面补齐国内技术空白和技术短板,助力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