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直播经济飞跃发展

  记者报道:近日,上海市直播经济迎来新的政策支持。8月1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了《上海市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强调了直播经济作为数字时代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性,并在上海市蓬勃发展。此行动计划着重于四个方面:完善产业生态、增强主体培育、优化服务,并增强头部直播平台影响力。该计划还注重经济贡献的全面提升,助力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增长,激活商旅文体等各类消费潜力。同时,倡导规范化发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并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此举旨在推动上海市直播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下半年以来,浙江、贵州等多地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直播经济发展。

  例如,7月22日,贵州省商务厅官网发布《2024贵州农村电商直播大行动实施方案》。7月5日,浙江发布的全国首个直播间运营省级地方标准《绿色直播间运营规范》(DB33/T1385―2024)正式实施。

  “电商直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新零售和流量入口,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各地高度重视直播经济的发展,更能激发消费新潜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各地持续发力直播电商,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催生了互联网营销师、主播、助播等几十种新职业,为各地新增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快手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快手平台的中小主播“木子电商达人”拥有60万粉丝,即可带动3个大型服饰工厂、10多个小工厂的上千人就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可访问性为各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重塑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行为,正在改变多个行业的业态。

  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跟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直播招聘、直播助农、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快手主播“村里的初七”(本名黄东叶)是一名80后,2018年接触到快手后,开始学着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后来成了一名网络主播。直播电商火起来以后,他决定转型做电商,连云港靠海,有很多海产品可以卖,他靠记录海边的真实生活赢得了600多万粉丝,并且带领全村销售特色海鲜产品3亿元以上。

  “直播电商给我们提供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新方式。我们与周边村四五百户人家一起琢磨,怎么把‘平价’和‘鲜’做到极致,一起为用户提供‘好且不贵的生活’。”黄东叶表示。

  抖音主播“搭搭”是一名护肤品博主,其在抖音平台的粉丝数已超千万。“借助直播,很多护肤品商家迅速获得品牌传播和用户关注,产品的市场反馈和迭代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主播“搭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也会将“消费者利益第一”放在首位,在选品上坚持品质、高效,内容上坚持优质、创新,更充分广泛地了解消费者真实诉求。

  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欧阳日辉表示,品牌直播成为直播电商常态,同时,直播短视频发展愈发规范化, “人”“货”和“内容”都更加专业化。此外,直播电商普惠化,带动了就业,并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力。

  据悉,头部直播平台正积极促进行业发展规范化,促进直播经济产业链生态完善。今年4月份,抖音直播发布优质内容扶持计划,宣布将提供亿级流量与现金,携手万名专业人士,带动千个内容团体,打造百项精品活动,扶持十个优质品类。快手电商在商家达人管理、创新入驻流程标准、提升入驻效率和规则透明度等方面不断创新,持续构建良好交易秩序。